产业虚拟园区,听到这个概念,显眼的“虚拟”二字让人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那些新锐又活力十足的互联网企业了。
事实上,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园区形式,虚拟园区与IT产业并非直接对应。在唐山市路南区林立的高楼大厦间,一座容纳近千家企业的楼宇经济与产业虚拟园区已悄然诞生。针对记者的疑问,园区主任王森进行了解答:“我们的名字叫‘产业虚拟园区’,如果叫‘虚拟产业园区’,那就是面向互联网行业的了。”
到底什么是“虚拟园区”呢?王森介绍,所谓虚拟园区,就是把写字楼、公寓楼、商业广场和闲置厂房等楼宇内的建筑面积统一规划为一个园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视频会议等技术手段为入驻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与一般的产业园区不同,虚拟园区并不具备园区实体,没有实际界限,园区内的企业也相对分散。“说白了,虚拟园区就是把城市中分散的楼宇办公场地统一规划,视为一个园区。所以它是‘虚拟’的。”王森说。
唐山市路南区楼宇经济与产业虚拟园区成立于去年8月底。目前,园区运营下的楼宇共27座,入驻企业已达978家,纳税总额超过2.3亿元,就业人数近2万,其中不乏惠买集团、恒天易开、中企动力等京津地区企业以及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实力企业。作为唐山市承接京津地区企业转移的重点项目,园区京津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实现闲置楼宇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是虚拟园区的一项重要功能。打开园区网站,点击“在线选房”,园区所辖的27座楼宇便会呈现在一幅在线地图之上,每座楼宇的地理位置、入驻企业数、就业人数以及纳税情况都可以尽收眼底。而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详情,譬如楼宇的租金、物业费是多少,楼宇内哪一层入驻了什么企业、是否空置,也都能立即知晓。这就给有入驻意向的企业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带来了便利,也为城市中的闲置楼宇资源搭建了垂直对接需求的平台。
虽然与IT产业并非直接对应,但虚拟园区各项服务功能的发挥,正全面仰赖着互联网技术。王森所在的唐山豪达信息技术公司原本就是一家在北京发展的IT企业。他介绍,借助园区云办公、云物业、云政务三大服务板块,位于27座不同楼宇内的入驻企业可以在同一平台进行网上OA办公、员工管理、客户资源共享,享受物业在线管理、政务在线申报、线上工商注册以及税务登记等一站式服务。“虽然没有一个园区实体,但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是‘实体园区式’的。并且,由于是政府主导,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直接和便利的服务。”
王森介绍,虚拟园区的建设将逐步向唐山其他县区拓展,最终辐射整个唐山市,可承载上万家企业入驻,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园区还将成立唐山市楼宇经济促进会,投资建设免费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并与民政部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康养旅居智慧服务平台,为唐山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注入能量。
专家点评
在二三线城市有推广价值
产业园区运营专家、全经联园区委副主任杨冬认为,唐山市路南区这一楼宇经济与产业虚拟园区将原本比较分散的楼宇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相比传统产业园区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首先,楼宇处在城市内不同的位置,给企业选择办公地点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其次,园区由政府主导,政府的资源可以一步到位,在落实政府优惠政策、提供政府服务方面更具优势;再者,其他机构通过园区可以直接对接相关企业,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成本也降低了。”
杨冬说,他更愿意把这座虚拟园区称为共享园区。“通过虚拟园区这个平台,各方面的资源、产业上下游的服务都可以更高效地与企业对接,实际上是一种好的共享模式。未来如果能够运营得当,在二三线城市将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园区形式,虚拟园区的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杨冬认为,虚拟园区的存在相当于在政府的行政服务中心之下建立了一个二级服务中心,这就对政府协调政策、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提供楼宇资源的物业服务主体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园区也应该制定一定的物业服务标准,不断优化楼宇的物业服务水平。